首页 > 时政要闻

良种良法加良技 田青苗秀望丰收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记者 吴莎莎 通讯员 王三合
发布日期:2023-03-01 09:29:26
浏览量:753

2月2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任留街道南屯村千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进行喷防作业。记者 吴莎莎摄


农技服务人员在西安市临潼区的一处麦田调查苗情,查看降雨对墒情的改善情况。记者 吴莎莎摄

眼下,各项农业生产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在西安市临潼区,和农民们一起忙碌的,是四处奔忙的农技服务人员。时下的临潼区,田青苗秀,笑迎春风。

指导正当时

在临潼区晟丰现代农业服务公司节水增粮增效试验田里,一条条黑色的微喷水带贯穿麦田,一丛丛水雾从水带喷出,滋润着田间的麦苗。

“小麦长势整体不错,但部分地块土壤稍缺墒。我们现在正采用微喷轻灌的方式进行补墒。”2月16日,该公司负责人李二红正在和前来指导的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农技员一起讨论近期该如何进行田间科学管理,确保丰产丰收。

“这一片地墒情适宜,小麦苗情为一二类苗,群体充足,个体健壮,田间追肥灌水放在拔节中期进行。”农技人员实地查看完苗情后,提出了田间管理意见。

“小麦冬前和早春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情况。”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房浪涛说,当前临潼区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为确保小麦稳产增收,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期间,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正在做好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农情调查工作,为全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临潼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是西安市的农业大区和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30万吨以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去年,临潼区扎实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成了400多亩的粮食作物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并在5个街道11个村组建立部、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片10万亩。”房浪涛介绍,得益于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作用,2022年,临潼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单产提升项目示范区内的小麦、玉米平均单产水平比周边未实施辐射示范项目区域的普通大田分别高出18%和14%。临潼区也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农技增效益

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在位于临潼区油槐街道南杨村的临潼区粮食作物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采用宽幅沟播技术播种的小麦长势喜人。

“宽幅沟播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麦苗健壮,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具有明显增产效果。”2月16日,南杨村粮食种植大户郝永强说,示范基地由于采用了宽幅沟播技术,播种的小麦不容易出现缺墒问题,现在小麦长得比较健壮。

“2021年秋播期间,我们区遭遇了强秋霖天气,小麦大面积晚播,冬田三类弱苗面积占54%以上。我们首次采用积水田块无人机飞播,播后也及时组织了小麦抗灾强管、科技壮苗等措施。2022年初,我们开展‘千名干部包街进村促春管’行动,推进小麦促弱转壮,最终全区夏粮小麦产量达到18万吨。”房浪涛感慨地说。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临潼区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到了实处。2022年秋播期间,临潼区积极宣传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组织农技人员巡回指导应用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全区示范小麦宽幅沟播面积4万余亩。

目前,临潼区已经形成了“农技+合作社”“农技+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技+家庭农场”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扶持指导4个新型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2022年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8.5万余亩次,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

良种是关键

良种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内因。要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出路在科技。

2022年,临潼区大力开展小麦主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集成试验、不同宽幅沟播机型示范、“吨半田”试验、主推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展示,试验展示小麦新品种12个。

该区还开展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玉米“5335”降本增效集成技术模式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试验,筛选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技术,在小麦生产中应用小麦宽幅沟播“3335”技术集成,落实种子包衣、“四适”播种等技术措施,在玉米生产中落实“一增三改一防”技术集成,发放小麦玉米施肥建议卡,开展苗情、墒情、病虫草害和农情定点定期调查工作累计80期次,发布农情墒情病虫信息及工作动态40余条,并科学制定田间管理意见,为粮食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立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临潼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狠抓政策保障,强化科技支撑,积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发展,全力以赴稳粮保供给。”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鹏表示,“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2023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在渭河以北绿色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区建成20个小麦玉米千亩示范方、5个万亩示范片和10万亩辐射带动区,实施省级粮食规模化经营吨粮田示范3万亩,小麦播种质量提升示范4万亩,筑牢粮食安全根基。”